分卷阅读285(1 / 1)
、游手之流,讲求军纪不过是棍棒打骂,若是一放松官军立即就比流寇还要不如。吴一军军法占了一个凶字,所以吴拱听是听了,却从没有往心里去过。这时,吴拱困惑道,“但不鞭笞,那些人又如何听从命令?”
“自然是耐心教导,谁又是生来会武艺、有胆量的?还不是一点点练出来的?那些刚上战场的新兵,只要能拿得稳枪,口中有唾液可咽,已经是勇敢了。至于出入敌阵略无惧色的,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干才。”
吴拱眨眨眼睛,默不作声。吴家临大敌是有专门的督战队伍,但凡有一人违令回顾,督战队便是手起刀落,逼的人人向前。自己的爹可绝不会体谅新兵上战场时的恐惧之情,所以吴家军是既怕金军,又怕宣抚使。岳飞相形之下未过于婆婆妈妈了。
岳飞真是把吴拱当作子侄看待,心知他不服,又耐心开导道:“即如吴右武的麾下,你只埋怨他们扎营缓慢,可曾把他们扎下的营盘与张宣赞(张子盖)比较过吗?”
吴拱军事经验不足,但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:“是的,比较过,张宣赞扎营速度快,但不如我一军规整。可是我想,现在距离前敌尚远,本也不必事事周到。而且刚才我抽打的那人,确实是军中出了名的木头疙瘩。哎,若非他力气大、人又老实,也不会被挑入我军。”
岳飞摇头笑道:“这正是你这一军的好处。你爹没跟你说过,你这一军的由来吗?”
说到这件事,吴拱脸臊得通红:“说过。我这一军并非是由当初参加过和尚原、仙人关的士卒组成的,而是立足汉中之后招募的农家子弟,武艺还在其次,务必人要憨厚。”
至于吴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,吴拱实在不好意思提起。原来吴看出儿子老实,让他带军那些有军功在身的宿将老卒势必轻视于他,所以特地招募了一只新军。这只新军一反建炎以来的募军之道,唯重士卒品质,就是为了儿子便于驾驭。
“这就是了。”岳飞拉着吴拱的手,让他摸着自己掌心中厚厚的茧子,笑道,“我也是种地的出身,深知农家子弟的辛苦。他们幼时没有机会读书,不认得字,也没学过武艺,初入军中,未木讷。然而却肯吃苦下死力气,教他们一定之规,他们便会谨守照做。是以初时这军反应较慢,但日久天长,必为军中主力,原非张宣赞的轻锐游手可比。譬如扎营一事,这些人定是记住了你父教导,时刻以临大敌而自律。他们忍着饥渴,将营盘扎得牢固,你该奖励才是。而张宣赞一军,觉得不会出事,便偷减了一些程序。这是他们懂得变通的地方,但却也可能因此吃大亏。所以,你千万不可妄自菲薄,只着眼于一时,而辜负了你爹和我的厚望。”
吴拱听出来了,岳飞并未嫌弃自己统军的本事,反而把张子盖比作游手,希望自己日后能成为中流砥柱,取代张宪前军的地位。同时,也解释了父亲不把百战兵交给自己带的原因。一直以来,这都是吴拱的一块心病,自觉不能讨父亲欢心,所以越发得自卑。现在看来,这非但不是父亲鄙夷他的能力,反而是一片望子成龙的殷殷之心。数年的心结一旦解开,吴拱又险些落下热泪,想起岳飞讨厌人前落泪,方勉力忍住。
“拱绝不会辜负宣抚相公的期望。我想,明日与张宣赞一起踏白,还请宣抚相公成全。”
岳飞望着吴拱得泪目,又好笑又为难,实在不想再给吴拱擦泪水了。他忍住笑坚决摇头道:“不行。”怕吴拱再哭,立即解释道:“你的部众没有武艺出众的。踏白重在一个踏字,来敌少则速战,多则速退,张宣赞手下颇有几个好手,你的手下吗,马骑得好武艺又熟的,怕不出十人。你这一军目前结阵可以一战,踏白还不行。这就是用人要用人的长处的意思。”
吴拱又受到一次打击,愣了片刻,问道:“那么泼李三又凭什么能踏白?”
李宝算是军中新贵,一来就颇受岳飞重用,也激起了不少人的不满。
岳飞却并不正面回答,只道:“李宝呀,你好好想想,李宝是在做什么?”说得是李宝,其实是在倾心传授吴拱识人用人之道了。
“做什么?”吴拱迷惑地想着,李宝是义军将领,他的出身比起自己和张子盖都要差,但明显岳少保对李宝更为倚重。自然不是因为李宝是将家子,有什么独到之处。不禁脱口而出道,“莫非是因为李三哥曾经来过这些地方?”
岳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:“他和梁小哥都是有大志向的人。你明天留神些,问问当地的百姓,就知道李三在干什么了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
谢谢东风不上凤凰台的地雷
第197章终章燕云(27)
也难怪吴拱猜不出究竟,李宝干的事情实不足为外人所深道。他名曰踏白,实则不与张子盖一路。自蔡州起,每到一地,他便带领手下专往人烟密集的地方跑。河南地久经战火,大片良田荒芜,纵有人迹也是面带饥色,实难寻得一个繁华市集。李宝久在伪齐,也熟知这种情形。当年伪帝刘豫为了攻宋,养了号称二十万的军队,全靠河南、山东两地供养,着力搜刮完全没有约束。而刘豫倒台之后,挞懒为了制造一个广大的无人区,连夏粮也不给河南地留够,人人如同饿殍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李宝手下触景伤情,难流下几滴英雄泪。李宝却不脱泼辣的本色,骂他们不许当自己面流马尿,要抓紧时间完成岳飞交给的任务。
岳飞布置的任务说起来很简单,就是心,河南百姓的心。不过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这些百姓遇到的兵实在太多,也太苦。每次一过兵,就像梳子梳头一样把家家的积蓄刮得一干二净,所以听说有大兵过境,即使是宋兵,也是避之唯恐不及。人都躲起来了,还的哪门子心?所以李宝要做的,就是沿途宣传,这是岳宣抚的兵,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打虏。这还不够,有时候李宝高兴,还加上几句自己创作的词,“老乡们,你们不要怕,你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我们是你们的亲儿子乖儿子,儿子回家看你们来了。”
当然,仅仅靠李宝手下的几十个人,做这样的事情还是太过吃力。所以每到一地,李宝就打出暗号或者旗语,联络当地的忠义社成员。这些忠义社的暗桩,在河南统一归梁兴领导。所以,这又是一次大规模的,对忠义社势力的检阅。在看到约定的信号后,暗桩们纷纷从隐蔽的地方走了出来,他们或是和善的粮铺掌柜,或是有身份的乡绅,当然更多的是绸缎庄的伙计,走街串巷卖酥梨的小贩,街上卖艺糊口的外乡人,甚至是带着小孩的乞儿。三教九流聚集在一起,众口一词的宣扬岳家军是仁义之师
↑返回顶部↑